科技赋能 精准防控|第十届动物疫苗与免疫佐剂技术沙龙暨首届生猪腹泻综合防控钱塘论坛在杭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30 12:00 来源:免疫所 浏览次数:
分享:

9月26—28日,第十届动物疫苗与免疫佐剂技术沙龙暨首届生猪腹泻综合防控钱塘论坛在杭州圆满召开。本次会议以“科技赋能·精准防控”为主题,由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湘湖实验室(农业浙江省实验室)、兽用生物制品(泰州)国泰技术创新中心和杭州依思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国家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才学鹏、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郭玉海、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苏国东、湘湖实验室副主任张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Nedosekov Vitalii(维塔利·涅多谢科夫)教授,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生药评审处处长印春生研究员,杭州依思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德祥博士参加会议并作大会主旨报告,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单位及70多个行业生产企业、养殖企业的代表超300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动物免疫工程研究所主要负责同志主持。

苏国东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既是全国畜牧兽医科研力量的‘大集结’,更是共促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智囊会’。他强调,当前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正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挑战,破局的关键在于具备创新性、先进技术以及高附加值的差异化技术产品。他建议全体参会人员围绕主题深入研讨、碰撞思想、启迪智慧,以产业科技为方向,以精准防控为目标,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驱动,推动产出更多突破性、原创性技术成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湘湖实验室、瑞普生物等单位的24位专家,就疫苗精准设计、新型疫苗平台技术(mRNA、VLP)、免疫佐剂创新、多物种疫病防控及净化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展现我国动物疫苗与免疫佐剂领域蓬勃的创新活力。会议期间还进行了我院动物疫苗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及转化运用典型经验分享,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沙龙会议在“联合创新、集成研发助力动物疫苗行业发展”的呼声中圆满落幕。该次会议全景式地展示了我国动物疫苗领域正从技术追随向自主创新转变,其发展呈现出平台多元化、设计精准化、佐剂智能化、应用场景化的鲜明特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必须持续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整合前沿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病挑战,为保障养殖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构筑更坚固的防线。

9月26日下午,召开了首届生猪腹泻综合防控钱塘论坛闭门座谈会。围绕PoRV、PEDV、TGEV、PDCoV等病毒性腹泻的国际流行情况、免疫监测与疫苗研发、规模牧场实战防控及中外经验对比进行了系统交流,共同探讨猪病毒性腹泻防控领域的最新进展,分享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研究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提升动物健康管理水平。会议搭建了专家与产业一线的高水平对话平台,为我国生猪腹泻综合防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管理经验。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